原創: 瑄瑄 三聯生活周刊 4月17日
前幾日,偶然從舊書網站購得三聯《讀書》雜志三十年合集光碟。開心了好幾日,如同與蒙塵已久的失落回憶久別重逢。
《讀書》雜志的鼎盛時期,我還是沉浸在中外名著、偵探、科幻小說奇幻世界裏的中二小孩。大約是初二暑假的某一天,自己覺得家中有趣的書都看完了,祖母順手遞給我一本《讀書》雜志:“去讀吧。”翻了翻,那時對文學評論不大感冒,一口氣把短篇小說讀完了,猶嫌不過癮,又把書架上曆年的《讀書》都翻了一遍。
印象中《讀書》文學評論類比較多,時有不理解的地方和不知道的典故,祖母也不直接告訴我,通常給我寫個書名,教我去書架第幾格找相關的內容。記憶裏,他們甚少直接給我開書單,告訴我應該看什麼書,通常任憑我由著各種興趣線索,自己去尋找溯源並建立屬於自己的讀書喜好。這種尋著興趣的蛛絲馬跡,追溯源頭尋找答案,最後把一個又一個獨立的點,連成一個系統網絡,到現在還是我最主要的讀書方法。
每逢雜志該寄來的日子,放學回家向長輩問好之後的第一件事,必是詢問雜志收到沒有。那時每日晚餐便是全家的交流會,多數時間談談當日學校裏的事情。收到雜志後兩天,飯桌上的時光便成了讀後感交流會,一人一句評論當期內容。祖母喜歡《讀書》雜而精的書評,祖父更愛《隨筆》的小品文的閑適。我也有自己偏愛的作家——常出現在《上海文學》裏的王安憶和阿城,有時為了爭論當月哪篇文章能夠拔得頭籌,討論得太熱烈,桌上的飯菜涼了又熱、熱了又涼,誰都顧不上吃。保姆嚴奶奶便過來提醒我們“能停下來好好吃飯嗎?”直到離家求學,祖父母相繼過世,這樣迫不及待交流讀書感想的熱切討論就再也不複存在了。
每日讀書的習慣還是一直跟隨,大規模訂閱雜志倒是再也沒有了,但時常會去報亭書攤買雜志。在國外,英文雜志也沒少看:The New Yorker,The Atlantic,Aeon Magazine,Nautilus。在國內買過一段《書屋》和《萬象》。後來轉向曆史與美術考古的學術期刊:《曆史研究》、《中國史研究》、《史學周刊》、《美術觀察》、《美術研究》、《藝術評論》、《中國書法》。有幾年三聯的新刊《新知》頗為喜歡,有Aeon Magzine的風味,可惜沒幾年便休刊了。
這些年,人文雜志看完又默默合上,很少再保存。一方面,再難有企及當年《讀書》的廣度和深度,一方面也覺得少了飯桌上熱烈討論的興致勃勃,有些意興闌珊。雜志的鼎盛時期也一去不複返,大有被各種微信公眾號閱讀,以及付費專欄取代的趨勢。
迪士尼美語 好唔好價格咁貴值唔值?好唔好買?希望針對主流反對聲音,以過來人想法為正在掙扎的家長提供考慮要素。
愛讀書,愛讀雜志,也愛聽音頻專欄。如果把書比喻為用以果腹的正餐,雜志是下午茶點心,音頻專欄便是精致的小糖果。糖果雖無法提供足夠類似正餐的營養能量,卻能產生正餐無法比擬的愉悅心情。誰吃糖的時候不開心呢?誰的生活中,又沒有吃過糖果呢?
在音頻專欄的陪伴之下,家務沒那麼枯燥繁瑣,寒冬晨間傍晚遛狗散步,也不覺得冷風瑟瑟。
算起來,三聯中讀 大概是我最喜歡的音頻類 App,它繼承了《讀書》以及《新知》的專業性和學院派。
中讀上的《和小貝一起讀外刊》專欄,和我時下讀的雜志有些重合,專欄內容有時解讀某一篇,有時引申到相關的書籍,大部分是閱讀的背景和個人聯想感悟。有點類似當年家裏的讀後感交流,晚上的家務時間,我經常聽這個欄目,似乎又找回了從前點讀完雜志後交流的趣味,盡管是單向的。如果用糖果來比喻音頻專欄,它有點像兒時的大白兔奶糖,懷念的還是從前那個味道。
有一陣特別熱衷古典樂曲式分析,去大學旁聽作品分析課,通勤的路上順便聽段召旭的《古典音樂說明書》,從演奏者角度分析作品特點和演奏感受。早晨出門買菜買花,在節目中與自己喜愛的曲子不期而遇,腳步也輕快很多。它有點像酒心巧克力,時而夢幻,時而深沉,時而含蓄,時而奔放。還有一位美院老師邵彥的《聽山水》音頻專欄,經常在出門看展或者去書店淘書的路上聽,它就像話梅糖,古法制作,路子正。
一日,因為產後抑鬱,與當時的咨詢師曲韻老師,談到了時下心理與育兒界的亂象叢生,國內專業的兒童心理專家屈指可數,曲老師的在兒童心理方面的專業更是國內專家中的佼佼者。便向三聯編輯推薦了曲老師來中讀開親子育兒專欄。雖然參加過為期半年的曲老師的家長角色課程,依然很喜歡在接送女兒的路上聽曲老師的這檔《好爸爸好媽媽方法論》。曲老師的節目有點像薑糖,有點辣的口感之下,是一顆很暖的心,還能驅寒辟邪。她並非如沐春風的知心姐姐,而更像嚴師與冷靜的醫生,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和精准的治療點醒並照亮患者困境中的心靈,為迷茫的育兒之路劈開一道又一道迷霧與荊棘。
迪士尼美語 好唔好?兒童用英語教材中最好的
undefined
曲韻,澳大利亞注冊第四級(最高級)心理咨詢師,中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,德國認證積極心理治療師,2010 年第五屆世界積極心理治療大會創新獎獲得者,曾任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心理門診專家。
孩子出生之前,出於一種對未知領域的迷茫和害怕,整個孕期都在不停地學習教育理念、方法以及父母的定位。
從最初的新生兒期喂養、睡眠訓練;幼兒時期的行為習慣教養、正面管教、pET;再到發展心理學、多元智能理論、腦認知發展與教育、遊戲力、家長角色;蒙台梭利、華德福、瑞吉歐各個教育理念、方法和特長;學前教育理論、高寬課程;二語習得理論、如何培養雙語兒童;幼兒音樂、美術啟蒙……這些都是我在孕期裏每天8小時看書記筆記查資料學習完的。
然而,即便自覺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准備,新生命的到來依然讓我無所適從,大到喂養問題、睡眠問題,各種屎尿屁問題,小到完全不知道孩子應不應該喝水、喝多少毫升水,都試圖反複查證,力圖找到最科學的育兒方法。
孩子快兩歲了,回頭再看這些所謂的育兒問題和教育問題,心裏釋然了很多。我不追求孩子成為天才,也不追求她一定要和我一樣一路上名校,但是希望孩子知道她自己是誰、想要什麼,並且能承擔後果,勇敢地選擇她自己的人生。
育兒與人生一樣,都不可能完美無缺。沒有最佳的教育方法,只有現實中的言傳身教。我不會和孩子一起成長,我會讓孩子和我一起成長。孩子也只是自己人生孤獨旅程的一個過客,而非全部。我對於孩子能做的,不過是展示給她看媽媽是如何做的,如何對待人生無數個選擇和困難而已。就像紀伯倫在詩裏寫的“孩子是我這張弓裏射出的未來之箭,她的靈魂屬於我永遠到達不了的明天”。